敏捷开发流程-精简版

作者:暖阳_日期:2025/10/12

敏捷开发流程 - 精简版(实战版)

版本: v1.0更新日期: 2025-10-11适用场景: 中小型团队快速迭代开发


🎯 流程全景图

image.png

📋 5大阶段详解

阶段1:需求收集 → 业务需求文档

负责人: 项目经理

输入: 用户原始需求(口头/邮件/会议记录)

核心工作:

  1. 收集用户需求
  2. 整理为层级结构(一级-二级-三级)
  3. 组织需求评审会①(内部简单评审)

产出物:

  • 业务需求文档(层级结构)

评审点:需求评审会①

  • 参与人: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 目的:快速确认需求方向和范围
  • 输出:确定需要进入阶段2的需求清单

示例结构:

1生产计划系统(一级)
2├── 月计划填报(二级)
3│   ├── 生产指标预测(三级)⭐ 可拆解
4│   └── 计划数据审核(三级)⭐ 可拆解
5└── 季度计划统计(二级)
6

阶段2:业务需求 → 用户故事 → 原型设计 → PRD文档

负责人: 产品经理

输入: 业务需求文档

核心工作(按顺序):

  1. 拆解为用户故事(将业务需求拆解为多个用户故事)
  2. 绘制低保真原型(基于用户故事快速规划页面布局)
  3. 补充为高保真原型/交互原型(完善原型设计)
  4. 编写PRD文档(详细说明每个用户故事的规则和字段)
  5. 组织需求评审会②(开发人员参与,多轮确认)

产出物(按顺序):

  • 用户故事列表(第一步:需求拆解)
  • 低保真原型(第二步:快速规划页面,可不精美)
  • 高保真原型/交互原型(第三步:最终原型设计)
  • PRD文档(第四步:详细功能说明+功能点统计)

评审点:需求评审会②(多轮评审)

第一轮:原型评审

  • 参与人: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技术负责人、开发人员
  • 评审内容:原型设计、交互流程
  • 目的:确保功能可落地,明确技术可行性
  • 输出:确定的原型设计

第二轮:PRD评审

  • 参与人: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技术负责人、开发人员
  • 评审内容:PRD文档、功能点、业务规则
  • 目的:确保需求清晰无歧义
  • 输出:确定的PRD文档 + 功能点统计

完整工作流程:

1业务需求
2    ↓ 拆解
3用户故事(US-001, US-002...)
4    ↓ 基于用户故事设计
5低保真原型(快速plan,规划页面布局)
6    ↓ 补充完善
7高保真原型/交互原型(最终原型设计)
8    ↓ 详细说明
9PRD文档(说明每个用户故事的详细规则)
10

注意:

  • 现在有成熟的组件库和框架,原型不必过于精美
  • 重点是清晰表达功能和交互逻辑
  • 用户故事是基础,原型和PRD都是基于用户故事产出的

用户故事示例:

1业务需求:生产指标预测(三级)
2    ↓ 拆解为用户故事
3US-001: 作为【生产经理】,我想要【查看月度指标列表】,以便【了解生产计划】
4US-002: 作为【生产经理】,我想要【新增生产指标】,以便【制定计划】
5US-003: 作为【生产经理】,我想要【编辑指标】,以便【调整计划】
6US-004: 作为【生产经理】,我想要【删除指标】,以便【清理错误数据】
7...
8

PRD中的功能点统计示例:

1功能模块:生产指标预测
2功能点统计:10个功能点
31. 查看指标列表
42. 新增指标
53. 编辑指标
64. 删除指标
75. 批量导入
86. 导出Excel
97. 数据校验
108. 审批流程
119. 二级Tab:历史记录
1210. 历史记录查询
13
14→ 对应后续10个测试用例
15

阶段3:PRD + 原型 → 技术设计 + 开发任务 + UI设计

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输入: PRD文档、原型设计、用户故事

核心工作:

  1. 编写技术设计文档(架构、模块划分、技术选型)
  2. 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3. 拆解开发任务(前端任务+后端任务)
  4. (并行)UI设计师绘制UI设计稿

产出物:

  • 技术设计文档
  • 数据库设计(表结构/ER图)
  • 开发任务列表(前端+后端)
  • UI设计稿(可与开发并行,不阻塞开发)

注意:

  • 不在此阶段编写接口文档(后端开发完成后,联调时再补充)
  • ✅ UI设计稿可以和开发并行,不阻塞开发启动

任务拆解原则:

  • 一个任务 = 一个Commit
  • 任务粒度不超过3天
  • 前后端任务分别创建

任务拆解示例(US-002:新增生产指标):

任务ID任务描述类型预估负责人
TASK-101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后端0.5d张三
TASK-102实现新增指标API后端1d张三
TASK-103添加数据校验逻辑后端0.5d张三
TASK-104后端单元测试后端0.5d张三
TASK-105创建新增表单组件前端1d李四
TASK-106实现表单校验前端0.5d李四
TASK-107前后端联调联调0.5d张三+李四
TASK-108补充接口文档文档0.5d张三

阶段4:开发任务 → 代码实现 → 前后端联调

负责人: 开发人员

输入: 开发任务、技术设计、原型设计

核心工作流程:

1graph LR
2    A[开发任务分配] --> B[后端开发]
3    A --> C[前端开发]
4    B --> D[后端自测]
5    C --> E[前端页面绘制+逻辑开发]
6    D --> F[前后端联调]
7    E --> F
8    F --> G[补充完善接口文档]
9    G --> H[开发人员自测]
10    H --> I[提交测试]
11

后端开发流程:

  1. 实现API接口
  2. 添加数据校验逻辑
  3. 编写单元测试
  4. 后端自测

前端开发流程:

  1. 页面绘制(根据原型+UI设计稿)
  2. 前端逻辑开发
  3. 前端组件测试

前后端联调:

  • 时机:后端API完成 + 前端页面完成
  • 工作:对接接口、调试功能、处理异常
  • 补充完善接口文档(此时才补充接口文档,避免提前设计后反复更新)

产出物:

  • 功能代码(前端+后端)
  • 单元测试
  • 接口文档(联调时补充完善)
  • Git Commit(一个任务=一个Commit)

Commit规范示例:

1feat(api): 实现新增生产指标接口
2
3- 添加POST /api/production/indicators接口
4- 实现数据校验逻辑
5- 添加单元测试
6
7closes #TASK-102
8

任务状态流转:

1待办 → 开发中 → 联调中 → 自测中 → 待测试
2

阶段5:开发完成 → 测试 → 部署上线

负责人: 测试人员、DevOps

输入: 自测完成的功能代码

核心工作:

5.1 测试阶段

测试用例生成规则:

  • 依据:PRD文档中的功能点统计
  • 数量:功能点数量 = 测试用例数量
  • 示例:PRD中10个功能点 → 10个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内容:

  • 功能测试(基于用户故事)
  • 边界测试
  • 非法输入测试
  • 异常处理测试

测试用例与用户故事关联:

1US-002: 新增生产指标
2├── TC-001: 正常新增功能测试
3├── TC-002: 必填字段校验测试
4├── TC-003: 数据格式校验测试
5├── TC-004: 边界值测试
6└── TC-005: 重复数据校验测试
7

测试流程:

  1. 开发人员自测完成
  2. 提交测试环境
  3. 测试人员执行测试用例
  4. 发现Bug → 创建Bug任务 → 返回阶段4修复
  5. 测试通过 → 进入部署流程
5.2 部署上线

CI/CD自动化流程:

1graph LR
2    A[Git Push] --> B[自动构建]
3    B --> C[自动测试]
4    C --> D[部署测试环境]
5    D --> E[测试通过]
6    E --> F[部署生产环境]
7

产出物:

  • 测试报告
  • Bug列表
  • 构建产物
  • 部署记录

📊 关键节点与产出物总览

阶段负责人关键节点核心产出物备注
阶段1需求收集项目经理需求评审会①• 业务需求文档(层级结构)内部简单评审
阶段2需求分析产品经理原型评审PRD评审用户故事列表(第1步)• 低保真原型(第2步)• 高保真/交互原型(第3步)• PRD文档(第4步)• 功能点统计开发人员参与多轮确认
阶段3技术设计技术负责人-• 技术设计文档• 数据库设计• 开发任务列表• UI设计稿(并行)UI可与开发并行
阶段4开发实施开发人员前后端联调开发自测• 功能代码• 单元测试• 接口文档(联调时补充)• Git Commit一任务=一Commit
阶段5测试部署测试/DevOps测试评审上线审批• 测试用例• 测试报告• 部署记录测试用例数=功能点数

🔗 关联关系图

1graph TB
2    A[业务需求] -->|拆解| B[用户故事]
3    B -->|关联| C[PRD文档]
4    B -->|关联| D[原型设计]
5    B -->|拆解| E[开发任务]
6    E -->|实现| F[Commit代码]
7    F -->|触发| G[CI/CD]
8    C -->|依据| H[测试用例]
9    B -->|关联| H
10    F -->|联调时补充| I[接口文档]
11
12    style A fill:#fff9e6
13    style B fill:#e8f5e9
14    style C fill:#e8f5e9
15    style D fill:#e8f5e9
16    style E fill:#fce4ec
17    style F fill:#f3e5f5
18    style H fill:#e0f2f1
19

关联规则:

  1. 业务需求PRD文档章节(一对一)
  2. 用户故事原型页面(一对多)
  3. 用户故事开发任务(一对多)
  4. 开发任务Git Commit(一对一)
  5. 功能点测试用例(一对一)
  6. 用户故事测试用例(一对多)

⚙️ 关键规范

1. 任务粒度规范

  • ✅ 一个任务 = 一个Commit
  • ✅ 任务工作量不超过3天
  • ✅ 超过3天必须拆分或拉Feature分支

2. Commit规范

1<type>(<scope>): <subject>
2
3<body>
4
5closes #TASK-XXX
6

Type类型:

  • feat: 新功能
  • fix: Bug修复
  • docs: 文档更新
  • refactor: 重构
  • test: 测试

3. 接口文档规范

  • 时机:后端开发完成,联调时补充
  • 不提前设计:避免反复更新
  • 包含内容:接口地址、请求参数、响应格式、示例

4. 测试用例规范

  • 📊 数量依据:PRD中的功能点统计
  • 🔗 关联方式:关联到用户故事或PRD文档
  • 📝 内容覆盖: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异常测试

🎯 快速参考:谁在哪个阶段产出什么

文档/产物产出阶段负责人用途
业务需求文档阶段1项目经理定义需求范围和层级
用户故事阶段2(第1步)产品经理需求拆解+测试依据
低保真原型阶段2(第2步)产品经理快速规划页面布局(plan)
高保真/交互原型阶段2(第3步)产品经理最终原型设计
PRD文档阶段2(第4步)产品经理详细功能说明+功能点统计
技术设计文档阶段3技术负责人技术方案+架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阶段3技术负责人表结构设计
开发任务阶段3技术负责人任务分配+工作量评估
UI设计稿阶段3(并行)UI设计师视觉设计
功能代码阶段4开发人员功能实现
接口文档阶段4(联调时)后端开发前后端对接
Git Commit阶段4开发人员代码版本控制
测试用例阶段5测试人员功能验证
测试报告阶段5测试人员质量评估

💡 核心要点

✅ 做什么

  1. 需求评审分两轮:阶段1简单评审 + 阶段2多轮确认(开发参与)
  2. 阶段2顺序:用户故事 → 低保真原型 → 高保真原型 → PRD文档
  3. 接口文档联调时补充:避免提前设计后反复更新
  4. 测试用例关联功能点:功能点数量=测试用例数量
  5. 一个任务一个Commit:粒度不超过3天

❌ 不做什么

  1. ❌ 不在阶段1过度评审细节
  2. ❌ 不追求低保真原型的精美度
  3. ❌ 不在阶段3提前编写接口文档
  4. ❌ 不在开发前编写测试用例
  5. ❌ 不创建超过3天工作量的任务

📌 常见问题

Q1: 需求变更怎么办?

  • 评估变更影响范围(哪个阶段的产物需要更新)
  • 更新相关文档(业务需求→PRD→原型→任务)
  • 重新评估工作量
  • 记录变更历史

Q2: Bug修复流程?

1发现Bug → 创建Bug任务 → 关联到用户故事
2→ 开发修复 → Commit(fix类型)→ 重新测试
3

Q3: 紧急需求如何处理?

  • 可简化流程,但必须补充文档
  • 至少保留:用户故事 + 开发任务 + Commit

Q4: 前后端联调失败怎么办?

  • 检查接口文档是否准确
  • 前后端共同调试
  • 修复后更新接口文档
  • 重新自测

📅 迭代周期示例(2周Sprint)

时间阶段工作内容
周一阶段1+2需求收集、原型设计、PRD编写
周二阶段2需求评审(开发参与)
周三阶段3技术设计、任务拆解
周四-下周三阶段4开发实施+联调
下周四阶段4开发自测
下周五阶段5测试+部署

版本记录:

  • v1.0 (2025-10-11): 初始版本,基于实际开发流程梳理

敏捷开发流程-精简版》 是转载文章,点击查看原文


相关推荐


门诊场景评测深度分析报告:医生-病人-测量代理交互对诊断影响机制研究(上)
Allen_Lyb2025/10/10

引言 医疗人工智能(AI)的发展正从静态问答系统向动态交互式决策助手演进,大型语言模型(LLM)在医学领域测评中展现出显著进步,如美国医学执照考试正确率从 2021 年 9 月的 38.1% 提升至 2023 年 11 月的 90.2%,超越人类专家平均水平(87%)[1][2]。然而,临床决策的复杂、顺序性本质与多模态数据收集需求,使得依赖静态问答的传统评估方法难以准确描绘 AI 系统的真实临床能力——研究表明,动态决策环境下诊断准确率可降至静态问答的 1/10 以下[3][4]。与此同时,


Android Studio 新功能 Journey Test:借助 AI 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的 UI 测试用例编写
fundroid2025/10/9

在 Android 应用开发中,大家经常使用单元测试框架进行 UI 测试。随着技术演进,Android Studio 推出的 Journey Test 功能,依托 Gemini AI,为 UI 测试带来了全新的范式转变。 核心能力:自然语言与 AI 驱动的测试 Journey Test 最大的亮点在于结合了自然语言和 Gemini AI 的能力。开发者无需再埋头于复杂的代码编写,只需用日常的自然语言描述测试步骤,比如 “在邮箱输入框中输入 [email protected]”“验证是否显示‘邮箱为


【SpringCloud(2)】微服务注册中心:Eureka、Zookeeper;CAP分析;服务注册与服务发现;单机/集群部署Eureka;连接注册中心
凉凉心.2025/10/7

1. 什么是服务治理? SpringCloud封装了Netfix开发的Eureka模块来实现服务治理 在传统pc的远程调用框架中,管理每个服务与服务之间依赖关系比较复杂,管理比较复杂,所以需要使用服务治理,管理服务于服务之间依赖关系,可以实现服务调用、负载均衡、容错等,实现服务发现与注册 2. 什么是服务注册与发现 Eureka采用了CS的设计架构,Eureka Server 作为服务注册功能的服务器,它是服务注册中心,而系统中的其他微服务使用Eureka的客户端连接到Eureka


Java分布式缓存的负载均衡与扩展性:构建高可用系统的隐形支柱
墨夶2025/10/6

Java与分布式缓存的“生死博弈” 在某个电商平台的双十一大促凌晨,当流量洪峰冲破百万QPS时,Java工程师们发现:那些精心设计的Redis集群、Ehcache本地缓存、以及看似简单的负载均衡策略,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这个残酷的现实揭示了一个真相:Java在分布式缓存中的角色,远不止是调用API那么简单。它需要像外科医生一样精准控制资源分配,像建筑大师一样设计可扩展的架构。 一、Java分布式缓存的“三体法则”:负载均衡的本质 1.1 负载均衡:分布式系统的“心脏起搏器” /


Python高校社团选择报名系统 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实现
qq_31666783672025/10/4

目录 已开发项目效果实现截图技术路线核心代码参考示例结论源码lw获取/同行可拿货,招校园代理 :文章底部获取博主联系方式! 已开发项目效果实现截图 同行可拿货,招校园代理 本系统还支持springboot/laravel/express/nodejs/thinkphp/flask/django/ssm/springcloud 微服务分布式等框架 技术路线 开发语言:Python 框架:flask/django 开发软件:PyCharm/vscode 数据库


[创业之路-655]:人类可以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2025/10/3

人类可以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是指那些无需复杂加工或仅需简单处理即可被利用的自然物质与能量。这些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能源、交通等领域。 下面从资源类型、使用方式、分布特点与可持续性四个维度,系统梳理人类可以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 一、按资源性质分类:六大类可直接使用的自然资源 类别是否可再生可直接使用的形式使用场景1. 水资源可再生河流、湖泊、雨水、地下水饮用、灌溉、洗涤、发电2. 太阳能可再生阳光(热能与光能)取暖、晾晒、太阳能灶、光伏发电(初级转换)3. 风


DeepSeek Java 单例模式详解
稚辉君.清华大学马士兵P9Java2025/10/2

Java 单例模式详解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1. 饿汉式(Eager Initialization)javapublic class EagerSingleton { // 类加载时就创建实例 private static final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EagerSingleton(); // 私有构造函数,防止外部实例化 private EagerSingleton


maven install依赖后 另一个项目 maven reload找不到包
zzxxlty2025/10/2

如果是build报错,找不到包,则在idea设置-maven-runner里,选择delegate IDE build actions to Maven, 让maven接管build


(七——下)复习(分布式链路追踪/Rabiit MQ使用/Api Gateway)
山猪打不过家猪10/2/2025

【代码】(七——下)复习(分布式链路追踪/Rabiit MQ使用/Api Gateway)


iOS 混淆与团队协作,研发、安全、运维、测试如何在加固流程中高效配合(iOS 混淆、ipa 加固、协作治理)
程序员不说人话10/1/2025

本文聚焦 iOS 混淆的团队协作问题,分析研发、安全、运维、测试常见断层,提出角色分工、协作流程与工具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如何避免白名单遗漏、符号丢失和功能异常,实现高效安全的混淆治理。

首页编辑器站点地图

Copyright © 2025 聚合阅读

License: 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