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 耶鲁联手发布抗癌神器!AI 推理精准狙击「隐身」癌细胞

作者:新智元日期:2025/10/17

「【新智元导读】近日,谷歌与耶鲁大学联合发布的大模型 C2S-Scale,首次提出并验证了一项全新的「抗癌假设」。这一成果表明,大模型不仅能复现已知科学规律,还具备生成可验新科学假设的能力。」

刚刚,AI 科学应用领域又有一件大事发生!

谷歌与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联合发布了一个大模型 Cell2Sentence-Scale 27B(C2S-Scale)。

该模型提出了一个关于癌细胞行为的全新假设,并在多次体外实验中得到验证。

这一发现引发广泛关注,它展示了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原创科学假设的潜力,有望由此打开一条人类抗癌的新途径。

网友 prinz 在 x 平台上评价道,「这表明该模型并非简单重复已知事实,而是生成了新的、可验证的科学假设。」

C2S-Scale 基于 Google 的开源 Gemma 模型构建,训练语料涵盖超过 10 亿个 Token 的转录组数据、生物学文献与元数据,从而使其具备跨维度解析细胞行为的能力。

目前,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推进 AI 在其他免疫学情境中生成更多科学预测,这一机制的出现有望加速抗癌新疗法的研发步伐。

研究人员还在 bioRxiv 上公开了论文的预印本,目前该论文正在经历「同行评审」阶段。

论文地址 www.biorxiv.org/content/10.…

「AI 不是只懂复现」

「还可以提出全新发现」

C2S-Scale 是一款拥有 270 亿参数、旨在理解单个细胞「语言」的基础模型。

它建立在 Gemma 模型家族之上,将单细胞分析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沿阶段。

C2S-Scale 在科学预测方面的成果证明了研究团队在生物学模型上的一项假设:

生物学模型同样遵循明确的模型扩展规律——就像自然语言模型一样,模型越大,在生物学任务上表现越优。

这也引出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更大的模型只是提升了已有能力,还是能够获得全新的推理能力?

模型扩展的真正潜力,在于催生新思路、揭示未知规律,而非仅限于性能的线性提升。

癌症免疫治疗的一大挑战在于许多肿瘤相对于免疫系统而言几乎都是「隐身」的。

让肿瘤「现身」的一个关键是通过抗原呈递(antigen presentation)让它们显示出能触发免疫反应的信号。

抗原呈递,是把病原体(比如病毒、肿瘤)的「可疑分子片段」(抗原)展示在细胞表面,让免疫细胞看到并识别,从而决定是否发动攻击。

研究人员赋予 C2S-Scale 这样的任务:让它寻找一种「条件性放大剂」,能够在「免疫环境阳性」(Immune-Context-Positive)情况下增强免疫信号。

这一任务需要模型具备复杂的条件推理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大模型随着规模扩大所涌现的特性——较小模型无法捕捉这种依赖环境的效应。

为了实现这一点,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双环境虚拟筛选」流程,以识别这种特定的协同效应。

该流程包括:

  • 免疫环境阳性(Immune-Context-Positive):输入真实患者样本,保留肿瘤与免疫系统的交互,并维持低水平干扰素信号;
  • 免疫环境中性(Immune-Context-Neutral):输入缺乏免疫背景的细胞系数据。

研究人员在以上两种环境中对超过 4000 种药物进行模拟,并要求模型预测哪些药物只会在免疫环境阳性条件下增强抗原呈递,从而更符合临床实际。

结果显示,约有 10%–30% 的药物在文献中已有报道,这验证了模型的可信度。

而其余候选则是从未被报道过的新发现,这意味着模型不仅复现了已知生物学现象,还发现了潜在的新型免疫协同药物。

「新里程碑」

「AI「抗癌假说」得到验证」

C2S-Scale 模型发现了激酶 CK2 抑制剂 silmitasertib(CX-4945)具有一种显著的「环境分化效应」:

仅在免疫信号活跃的环境中显著增强抗原呈递,而在免疫中性环境下几乎无效。

这一发现表明模型成功生成了具备实验可验证性的全新生物假设。

在后续的实验阶段,研究人员在人体神经内分泌细胞模型中测试了这一假设,实验显示:

  • 单独使用 silmitasertib 对抗原呈递(MHC-I)影响不显著;
  • 低剂量干扰素单独使用仅产生轻微效果;
  • 联合使用两者则显著增强抗原呈递,使其提升约 50%。

这一结果证实模型预测的可靠性,并揭示出让肿瘤对免疫系统更易被识别的潜在新途径。

C2S-Scale 模型计算机模拟预测多次在体外实验中得到验证。

它成功识别出一种新的干扰素依赖性放大剂,揭示出让「冷肿瘤」变「热」的潜在新途径,为免疫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尽管该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这一成果已为新型联合疗法的开发提供了实证依据,并开启了以大模型驱动的生物学发现新范式——科学假设的生成、筛选与验证将日益智能化、系统化。

目前,新的 C2S-Scale 27B 模型及其相关资源已在 Hugging Face 全面开放。

地址:huggingface.co/vandijklab/…

也可以在 GitHub 上访问其代码。

地址:github.com/vandijklab/…

研究人员希望和更多的人共同探索上述工具,进一步拓展该项研究的成果,让大模型可以解读更多生命语言的奥秘,从而为医疗科技带来全新突破。

参考资料:

x.com/sundarpicha…

blog.google/technology/…


谷歌 × 耶鲁联手发布抗癌神器!AI 推理精准狙击「隐身」癌细胞》 是转载文章,点击查看原文


相关推荐


【ComfyUI】Animate单人物角色视频替换
Mr数据杨2025/10/16

在智能创作和视频生成的实践中,工作流不仅仅是节点的堆叠,而是一个围绕业务目标、数据流转和模型能力的有机整体。通过对工作流的抽象与模块化设计,我们可以在复杂的生成任务中实现高效的可复用性与灵活性。本篇文章将围绕某实际业务场景展开,介绍完整的工作流结构,并重点解析核心模型与节点配置方式,帮助读者从整体视角理解其逻辑与实现。 文章目录 工作流核心模型工作 Node 节点工作流程应用场景 开发与应用 工作流 一个完整的工作流是由数据输入、模型处理、结果合成和输出展示构成的有机链路。


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上部署jenkins?
Broken Arrows2025/10/15

一,首先安装JAVA环境 Java8、java11、java17(JRE或者 JDK都可以),从 Jenkins2.357(于2022年6月28日发布)和2.361.1LTS版本开始,Jenkins需要Java11或更高版本。此外,从Jenkins2.355(2022年6月14日发布和Jenkins2.346,1LTS(2022年6月22日发布)开始,Jenkins支持Java 17。 一般我们推荐使用包管理器来进行安装,我这里使用的是Ubuntu的系统,在这里给以下步骤做参考。 # 更新


将 GPU 级性能带到企业级 Java:CUDA 集成实用指南
程序猿DD2025/10/13

引言 在企业软件世界中,Java 依靠其可靠性、可移植性与丰富生态持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一旦涉及高性能计算(HPC)或数据密集型作业,Java 的托管运行时与垃圾回收开销会在满足现代应用的低延迟与高吞吐需求上带来挑战,尤其是那些涉及实时分析、海量日志管道或深度计算的场景。 与此同时,最初为图像渲染设计的图形处理器(GPU)已成为并行计算的实用加速器。 像 CUDA 这样的技术让开发者能够驾驭 GPU 的全部算力,在计算密集型任务上获得显著的加速效果。 但问题在于:CUDA 主要面向 C/C+


服务端之NestJS接口响应message编写规范详解、写给前后端都舒服的接口、API提示信息标准化
焊码IoT2025/10/12

MENU 前言定义提示信息设计原则提示信息风格分类提示信息模板化设计国际化与多语言支持最佳实践参考示例(NestJS响应)总结统一风格示例清单推荐API响应message清单(可直接使用) 前言 在现代后端开发中,接口响应不仅仅是数据的传递,还承担着向前端或用户传递操作状态和结果的功能。一个规范、统一的message字段设计,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前端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定义 响应结构示例(NestJS风格) return { statu


Ling-1T:蚂蚁百灵如何以“非思考”策略,开启万亿参数效率新篇章?
墨风如雪2025/10/10

2025年10月9日,AI世界再次被一颗“重磅炸弹”点燃。蚂蚁集团百灵大模型团队正式发布了其Ling 2.0系列的首款旗舰模型——Ling-1T。这不仅仅是一个拥有万亿参数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它更代表着蚂蚁集团在大模型设计理念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实践突破。它已全面开源,正等待着全球开发者共同探索其无限潜力。 “非思考”定位:速度与精准的完美结合 初听“非思考模型”,你或许会感到好奇。这并非 Ling-1T 不具备推理能力,而是蚂蚁集团对大模型家族的一种策略性划分。在百灵模型矩阵中,“Ling系列”


C# 泛型(Generic)
wjs20242025/10/9

C# 泛型(Generic) 泛型是C#编程语言中一种强大的功能,它允许我们在不具体指定数据类型的情况下编写代码。这种设计模式使得代码更加通用、灵活,并且可以避免类型转换的错误。下面将详细探讨C#泛型的概念、应用场景、实现方法以及相关最佳实践。 泛型的概念 在C#中,泛型允许我们定义可以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的类或方法。这种类型参数化的机制使得代码更加通用,从而减少了类型转换的需要,并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泛型的好处 代码复用:通过泛型,我们可以定义一次模板,然后在多个地方复用。


Spring Boot 实现微信登录,So Easy !
皮皮林5512025/10/7

前言 小程序登录在开发中是最常见的需求,哪怕小程序登录不是你做,你还是要了解一下流程,后续都要使用到openId和unionId,你需要知道这些是干什么的。 需求分析 点击登录会弹出弹窗,需要获取用户手机号进行登录。 图片 微信登录业务逻辑规则: 图片 思路说明 参考微信官方文档的提供的思路,官方文档: developers.weixin.qq.com/miniprogram… 微信官方推荐登录流程: 图片 注意点: • 前端在小程序集成微信相关依赖,调用wx.login获取临时登录


uniapp微信小程序安卓手机Touchend事件无法触发
一诺滚雪球2025/10/6

前言 在使用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时,需要做一个下拉功能,使用touch事件实现。实际情况出现了touchend事件无法触发的情况。 如何解决呢? 1. 解决方案 移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滑动的事件来处理一些效果。正常情况下,我们会通过  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  的过程来定义这个事件。这些事件的触发顺序是  touchstart, touchmove, touchmove ….. touchend。 绝大部分平板或手机是这样有序执行。但是以A


Python 的内置函数 anext
IMPYLH2025/10/4

Python 内建函数列表 > Python 的内置函数 anext 如果你熟悉 next() 函数,那么 anext 就是它的异步版本,专为异步迭代器(async for 循环)设计。随着 Python 异步编程(asyncio)的普及,anext 在协程(coroutine)环境下提供了更优雅的方式来获取异步迭代器的下一个值。 anext 的函数原型如下: async def anext(async_iterator): ''' 获取异步迭代器的下一数据项, 没


VB6 ADO没有轻量级内存数据库吗?类似SQLITE
专注VB编程开发20年2025/10/3

ACCESS数据库很方便,为什么不实现一个内存版的数据库?比如创建MDB时实际保存到内存区域,再用内存映射为文件句柄,然后就要吧进行读写操作了。不需要任何新的SQL等技术,唯一的区别就是把从硬盘读写变成内存读写,如果硬盘占用10MB,内存可以预分配50M空间,插入数据可以不断扩展虚拟文件的大小。只不过数据库文件锁也要做内存文件,基本不需要多用户访问。 abc.mdb , abc.ldb 不过现在硬盘也便宜了,怕高频访问掉速的话也可以用RAMDISK虚拟内存硬盘,或者使用SQLITE,SQL S

首页编辑器站点地图

Copyright © 2025 聚合阅读

License: 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