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Claude Code构建公司:三家YC初创公司的案例研究

作者:是魔丸啊日期:2025/11/18

转载

日期:2025年11月17日

阅读时间:5分钟

Y Combinator是一家创业加速器,自2005年以来已经孵化了超过5000家公司,这些公司的总估值超过8000亿美元,包括Airbnb、Stripe和DoorDash等知名企业。

如今,像Claude Code这样的agent编码工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YC初创公司构建和扩展的方式。创始人现在可以直接从终端发布产品,将开发周期从几周压缩到几小时,甚至让非技术创始人从第一天起就能与成熟企业竞争。

我们采访了三家展示这一变革实践的YC初创公司:

HumanLayer(F24)使用Claude Code构建了他们的整个平台,并开创了上下文工程实践

Ambral(W25)正在使用Claude Code和Claude Agents SDK构建的复杂sub-agent驱动工作流来扩展AI驱动的客户管理

Vulcan Technologies(S25)正在使用Claude Code为政府和行业解决监管复杂性

让我们深入了解。

HumanLayer:从SQL agents到扩展AI优先的工程团队

一个给 agent 开发者 用的 Human-in-the-Loop 平台 + Coding Agent 工具链

Dexter Horthy在构建自主AI agents来管理SQL仓库时,注意到agent采用面临一个根本性(但可以理解的)挑战:公司不愿意让AI应用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访问敏感操作,比如删除数据库表。

改变一切的转型

这一认识成为HumanLayer的核心洞察:通常,任何软件中最有用的功能也是风险最高的,特别是对于非确定性的LLM驱动系统。

"我们的MVP是一个在Slack中与人类协调的agent,可以进行基本的清理工作,比如删除90多天未被查询的任何表格,"Horthy解释说。"我们不愿意让AI应用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运行原始SQL,所以我们加入了一些基本的人工审批步骤。"

2024年8月,Horthy构建了一个MVP,向旧金山的各个初创公司演示,并获得了他的第一批付费客户。这一进展使HumanLayer进入了YC F24批次,团队全力以赴提供API和SDK,让AI agents可以通过Slack、电子邮件、短信和其他渠道联系人类获取反馈、输入和批准。

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的广泛客户发现,HumanLayer团队与数十个构建AI agents的工程团队交流,意识到他们在agent开发循环中存在一个未曾预料到的差距。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agent架构,"Horthy解释说。"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只是构建一个更好的API——我们需要帮助建立让生态系统成熟的模式和原则。"

这促使Horthy在""12-Factor Agents: Patterns of reliable LLM applications""中记录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该指南于2025年4月发布,迅速走红,综合了他们构建生产agent系统的经验,并突出了新兴上下文工程学科的最佳实践。

使用Claude Code构建一切

有了这些学习成果,HumanLayer团队开始探索替代产品理念和转型角度。

当Anthropic推出Claude Code时,Horthy和他的团队已经是Claude模型编码的强烈支持者。他们立即开始使用它来构建这些实验。

"我们只是用Claude Code编写所有内容,"Horthy说。"当Claude Agent SDK与Opus 4和Sonnet 4一起推出,支持无头agent执行时,我们知道这将是大事。"

在内部完善Claude Code工作流程几个月后,Horthy开始与亲密的创始人朋友分享它们。

"告诉我需要全力投入的时刻是与BoundaryML(YC W23)的Vaibhav进行的全天配对编程会议,"Horthy回忆说。"Vaibhav起初持怀疑态度,但在我们花了7个小时完成了通常需要1-2周的工作后,他被说服了。我意识到这个工作流程可以适用于其他团队和其他代码库。"

构建CodeLayer:扩展AI优先的工程

如今,HumanLayer的产品CodeLayer帮助团队使用worktree和远程云端workers并行运行多个Claude agent会话。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模式:一旦工程师掌握了Claude Code,他们的生产力提升如此之大,以至于真正的挑战变成了组织性的——如何在整个团队中扩展这些工作流程。

"当你团队中的多个人都在发布AI编写的代码时,你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类型的问题,"Horthy解释说。"这是一个沟通、协作、工具和管理问题。你必须重新构建团队构建软件的一切方式。"

自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以来,HumanLayer已经与各种规模的工程团队关闭了几个大型试点项目,部署这些工具和工作流程,所有这些都是用Claude Code构建的。

Ambral:用subagents构建生产系统

一家B2B SaaS / Salestech,做 AI Account Management Team / Customer Mission Control

核心价值:

把 客户信号(产品使用日志、邮件、会议记录、工单等)汇总成每个账户的 AI 模型画像

自动识别哪个客户需要关注、为什么需要关注,是 扩容机会 还是 流失风险

主动给 AM/CSM 提建议甚至直接代为执行下一步动作(跟进邮件、安排会议等),本质上是“AI 版 post-sale 团队”。

Jack Stettner和Sam Brickman创立Ambral来解决每个B2B创始人和CRO都熟悉的问题:随着公司扩展,推动早期增长的创始人级别的客户亲密关系变得不可能维持。

由Claude subagents驱动的客户管理

无论是在经历高速增长的早期公司还是在成熟的企业公司,客户经理通常同时管理50到100个账户。"你无法用1/50的注意力提供有效的客户管理体验,"Stettner解释说。曾经适合创始人头脑中的客户背景分散在系统、日志、Slack消息、会议记录和产品使用数据中。

Ambral将来自客户活动和交互的信号综合成每个账户的AI驱动模型。系统精确指出谁需要关注以及为什么,自主驱动或推荐扩展,同时捕捉不满的早期迹象以防止流失。

"我们试图为每个客户提供一对一客户经理的体验,"Stettner说。

作为这家年轻初创公司的CTO和唯一工程师,Stettner在开发方面大量依赖Claude Code,并使用Claude的Agent SDK为产品本身提供动力。技术架构反映了对如何从不同Claude模型中提取最大价值的复杂理解。

委托工作流:Opus负责思考,Sonnet负责构建,周围都是subagents

Stettner采用了一种精确的工作流程,结合subagents利用不同Claude模型的优势:

"我使用Opus 4.1进行研究规划。Sonnet 4.5在执行我在Markdown中创建的计划方面绝对killer,"Stettner解释说。

他的开发过程遵循三个不同阶段:

研究阶段(Opus 4.1):对功能实现所需的任何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规划之前做研究,"Stettner强调。"让Claude为你做研究,创建一个大的、长的研究文档。"他使用一系列subagents并行研究代码库的多个领域。

规划阶段(Opus 4.1):创建一个包含不同阶段的计划,说明如何实现功能。"我会让Opus创建一个包含阶段的计划,关于实际如何实现的具体阶段,然后我会修改那个计划。也许我会与Opus讨论某些细节的问题,或者我会手动更新这个markdown文件。"

实现阶段(Sonnet 4.5):系统地执行计划的每个阶段。"然后我会使用Sonnet 4.5去实现每个阶段。"

这种方法战胜了Stettner尝试的其他工作流程,并受到Humanlayer的Horthy正在做的一些工作的影响:"我尝试了每个编码工具,基本上实验了每个模型。我只是认为Anthropic的模型目前在工具使用方面是最好的,这转化为代码。"

构建强大的研究引擎

产品本身镜像了这种多agent方法。Stettner使用Claude Agent SDK构建了Ambral的核心研究引擎,每种数据类型都有专门的sub-agents。

"我花了很多时间使用Claude Agent SDK基本上构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研究引擎,可以在所有这些数据中运行,"Stettner解释说。"它基于Claude sub-agents,对于每种数据类型,我们都有一个专门的sub-agent,它是理解该数据的专家。"

无论用户与系统聊天还是Ambral为客户构建自动化,一切都由Claude Agent SDK和一系列sub-agents支持,这些sub-agents跨使用数据、Slack消息、会议记录和产品交互进行检索和推理。

架构灵感直接来自Stettner的开发经验:"我认为Claude Code subagents做得多么好以及帮助我进行开发,这启发了我基本上想要采用那些相同的sub-agents并在产品本身的研究引擎中使用它。"

Vulcan Technologies:赋能非技术创始人发布产品

一家Reg-Tech / LegalTech**,做 AI 法规起草与合规,自称 “AI legal cartography”

用 AI 把美国的 法律、法规、判例 做成一个巨大的“法律图谱 / 知识图”;

帮政府部门、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和大企业做新法规/规章的起草、对现有法规进行一致性和合规性检查、找到“法律条文 vs 实际执行”中的错配

对于Vulcan的CEO兼联合创始人Tanner Jones来说,Claude Code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产力——它构成了公司构建的民主化。在创立他们的初创公司时,Vulcan团队相信必须有一个能让政府为公民提供更好服务的产品。如果没有Claude Code,这一愿景将不可能实现,因为两位创始人都没有工程背景。

在没有专门工程师的情况下发布产品

Vulcan解决了一个已经积累了几个世纪的问题:监管条例复杂性。弗吉尼亚州众议院,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运作的民主机构,体现了这一挑战。400多年的监管积累创造了美国最细致和复杂的法规之一。

当Aleksander Mekhanik和Tanner Jones在2025年4月联合创立Vulcan时,两人都没有传统的工程背景。Mekhanik在大学学习ML和数学,而Jones的最后一次编程经历是高中的AP JavaScript课程,当时他们用纸和笔编写代码。然而,这对组合在5月1日为弗吉尼亚州州长办公室构建了他们第一个产品的原型——并且在竞标中击败了成熟的咨询公司。

"整个原型都是使用Claude制作的,"Jones解释说。"这是Claude Code之前的事情。它实际上是将脚本复制粘贴到web应用程序中,然后替换其中的实现方法。。"在构建原型后,他们聘请了他们的CTO Christopher Minge,他有在Google的Gemini和Waymo工作的经验。然后,当Claude Code在6月推出时,三人的速度又成倍增长。

Vulcan的AI驱动监管分析帮助将弗吉尼亚州新房的平均价格降低了24,000美元,通过识别冗余和重复的监管要求,每年为弗吉尼亚人节省超过十亿美元。弗吉尼亚州州长非常喜欢Vulcan的工作,以至于他签署了第51号行政命令,强制要求所有州机构使用"agentic AI监管审查"。

公司构建的民主化

对于Jones来说,Claude Code的影响超越了生产力指标。

"如果你理解语言并且理解批判性思维,你就能很好地使用Claude Code,"他说。"我实际上认为学过人文科学的人可能会有一些边际好处,因为我们与AI交流的媒介是语言。如果你对语言有很好的掌握,擅长构建组织良好的有序列表、嵌套项目符号和深思熟虑的过程,你的prompts可能会执行得更好。"

Jones赞扬Claude Code是Vulcan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月内,三个创始人,只有一个真正是技术背景,我们获得了州和联邦政府合同,并从一些顶级VC那里筹集了1100万美元的种子轮。没有Anthropic令人难以置信的工具,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拥有"真正技术"背景训练的Vulcan CTO Christopher Minge,在如何思考工程方面经历了自己的转变。

"感觉有点像我在Google有一个同事,我把所有的想法和任务都给他们,他们经常犯错,但我的角色是委托给几个Claude Code实例,并善于检查常见错误和有效沟通想法,"Minge解释说。

YC创始人的最佳实践

这三家初创公司已经开发了最大化Claude Code影响的经过实战考验的方法,包括:

1. 将研究、规划和实现分离到不同的会话中

"不要让Claude在试图规划的时候进行研究,在试图实现的时候进行规划,"Stettner建议。"使用不同的prompts,并将它们变成不同的步骤。"

这种模式防止了上下文污染,允许每个阶段专注于其核心目标。为每个主要阶段启动一个新的Claude Code会话,只向前传递提炼的结论,而不是拖拽整个上下文历史。

2. 审慎地进行上下文管理

Stettner对其他创始人的建议集中在审慎的上下文管理上:

"上下文至关重要。当我看到意外或低质量的输出时,通常是因为我在某个prompt中有矛盾,"他解释说。"在向系统prompt中放入什么信息或选择何时开始新对话方面要非常审慎,因为你不想混淆你的上下文。如果你的prompt中有任何矛盾,你将收到更低质量的输出。"

3. 监控并中断思维链

"试着审视思维链并观察它在做什么,"Jones建议。"把手指放在扳机上,随时准备逃脱并中断任何不良行为。"

这在运行多个实例时变得尤其重要。在早期——前几次工具调用内——捕捉错误方向比让Claude Code完成整个错误方法节省更多时间。

新构建者优势

这三家初创公司展示了使用像Claude Code这样的工具构建公司的根本转变。HumanLayer在转型和扩展的同时,制定了现在在YC生态系统中使用的上下文工程实践。Ambral正在用精简的创始团队大规模解决客户成功问题。Vulcan作为非工程师赢得了政府合同。

构建软件的传统障碍——技术专长、团队规模、开发时间——正在让位于新的竞争优势:清晰思考、结构化问题分解以及与AI有效协作的能力。

准备用Claude Code构建吗?


如何用Claude Code构建公司:三家YC初创公司的案例研究》 是转载文章,点击查看原文


相关推荐


Python 的内置函数 staticmethod
IMPYLH2025/11/17

Python 内建函数列表 > Python 的内置函数 staticmethod Python 的内置函数 staticmethod 用于将一个方法转换为静态方法。静态方法不需要隐式地传递任何参数(如 self 或 cls),它们与普通函数类似,但属于类的命名空间。 使用方法 定义静态方法:在类中使用 @staticmethod 装饰器来定义静态方法。 class MyClass: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method(arg1, arg2):


ArrayUtils:Java数组操作的瑞士军刀
白衣鸽子2025/11/16

1. 前言 本文介绍的 ArrayUtils 以org.apache.commons.collections4.ArrayUtils 为例 源代码:org.apache.commons.collections4.ArrayUtils 自定义特征可以在自己服务内实现 在Java应用开发中,数组操作是我们日常编码的基础任务之一。你是否曾写过下面这样的代码? public boolean findUser(String[] users, String targetUser) { if (u


一文搞懂 AI 流式响应
只想写个小玩意2025/11/15

这是 OpenAI 文档中流式响应的代码 platform.openai.com/docs/guides… import { OpenAI } from "openai"; const client = new OpenAI(); const stream = await client.responses.create({ model: "gpt-5", input: [ { role: "user", conte


TRAE SOLO推出1天啦,限免到15号,你还没体验吗
也无风雨也雾晴2025/11/13

Trae SOLO模式已经正式推出一天了 点击左上角的logo,就可以切换solo模式了,切换后的ide布局非常的酷炫,有两个模式 coder:可以用来改bug,写需求这些 builder:适合从0到1的开发,从生成prd开始到构建完整项目,而且trae还提供了便捷部署到vercel可以线上访问的集成 但是没有模型相关的选择,内置进去了,没有暴露出来给用户去选择 我试了一下使用coder改bug,plan模式下提出需求或者bug,会先生成文档,你可以根据文档再次确认需求,没问题后开始实施,这


一文看懂 Agentic AI:搭建单体 vs 多智能体系统,结果出乎意料!
玩转AGI2025/11/12

一文看懂 Agentic AI:搭建单体 vs 多智能体系统,结果出乎意料! 最近,我开始尝试构建不同类型的 Agentic AI 系统,最让我着迷的,是“单智能体(Single-Agent)”和“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差异。【AI大模型教程】 说实话,在没真正动手之前,我也只是听过这些概念,觉得听起来很玄。直到我用 LangGraph 和 LangSmith Studio 亲自搭建了两个版本,一个“单兵作战”,一个“多智能体协作”,结果真的让我彻底改观。 我想造一个能帮我追踪


Guava 迭代器增强类介绍
桦说编程2025/11/10

Guava 库为 Java 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迭代器增强工具,它们简化了复杂迭代模式的实现。本文将深入探讨 Guava 的 PeekingIterator、AbstractIterator 和 AbstractSequentialIterator。 1. PeekingIterator:洞察先机 标准的 Iterator 接口仅提供 hasNext() 和 next() 方法,这在某些场景下显得力不从心。当需要“预读”下一个元素以做出决策,但又不想立即消耗它时,PeekingIterato


🍎 Electron 桌面端应用合法性问题全流程解决指南(新手友好版)
去码头整点薯片2025/11/8

本文目标:帮助你把本地的 Electron 应用打包成 macOS 的 .dmg,并做到打开不再被 Gatekeeper 拦截(不再提示“来自身份不明的开发者/无法验证是否含有恶意软件”)。 适用对象:个人开发者 & 小团队。 🧩 一、问题场景 当你满心欢喜地将精心开发的 Electron 应用打包分发给用户,却接到反馈:在 macOS 上无法打开,系统弹窗冷冰冰地提示“无法验证开发者”,文件被直接移入废纸篓。 如果这个场景让你感同身受,那么你正遭遇 macOS 强大的 Gatekeepe


Python 的内置函数 globals
IMPYLH2025/11/6

Python 内建函数列表 > Python 的内置函数 globals Python 的内置函数 globals()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函数,它返回一个字典,表示当前全局符号表。这个字典包含了当前模块中定义的所有全局变量、函数和类的名称及其对应的值。 def globals(): ''' 返回实现当前模块命名空间的字典 :return: 当前模块命名空间的字典 ''' 具体来说: 返回值是一个字典对象字典的键是变量名或函数名(字符串形式)字典的值是


Python 的内置函数 filter
IMPYLH2025/11/1

Python 内建函数列表 > Python 的内置函数 eval Python 的内建函数 filter()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高阶函数,它用于对可迭代对象进行筛选过滤。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指定的函数条件,从输入的可迭代对象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元素,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 def filter(fn, iterable): ''' 过滤数据 :param fn: 回调函数,返回 True 是元素保留,返回 False 时元素去除 :param iterable


彻底搞懂「字幕」:从格式、软硬到嵌入,告别所有困惑
mortimer2025/10/30

“我明明把字幕加上了,为什么播放时看不到?” “为什么别人的视频能切换中英文字幕,我的就不行?” “软字幕、硬字幕、.srt、.ass……这些到底是什么鬼?” 如果你曾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我将用最清晰的逻辑和最易懂的语言,一次性讲透关于字幕的所有核心知识。 第一站:先懂最核心的区别 —— 软字幕 vs. 硬字幕 在讨论任何格式或工具之前,你必须先理解字幕最终呈现的两种形态。这决定了你的字幕能否被关闭或切换。 硬字幕 (Hard Subs):印在画面上的“纹身” 硬字幕

首页编辑器站点地图

Copyright © 2025 聚合阅读

License: CC 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