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开源!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作者:阿里云云原生日期:2025/10/22

作者:孔可青

背景与挑战

1.1 行业背景:AI Agent 迈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随着生成式 AI 技术逐步成熟,AI Agent 已经越过技术炒作周期的峰值,进入大规模探索与产业落地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 AI Agent 应用于智能客服、自动化运营、辅助决策等核心业务场景,推动智能化升级。

在此背景下,Spring AI Alibaba 作为开源的 AI Agent 开发框架,致力于为 Java 生态开发者提供一套标准化、可扩展、生产就绪的开发体系。框架支持从基础 Agent 构建、工作流编排(Workflow)、检索增强生成(RAG)到多模型适配的全栈能力,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质量的生成式 AI 应用。

官网java2ai.com
GitHubgithub.com/alibaba/spr…

1.2 企业级 AI 应用落地的核心挑战

尽管 Spring AI Alibaba 开发框架显著降低了入门门槛,但在真实的企业研发流程中,从原型验证到生产上线仍面临诸多工程化挑战。这些挑战贯穿 Dev(开发)与 Ops(运维) 两大阶段,直接影响研发效率、系统稳定性与业务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Prompt 工程缺乏标准化与协作机制

在传统开发模式下,Prompt 多以硬编码形式存在于代码中,导致:

  • 修改 Prompt 需重新编译和重启应用,调试周期长、成本高;
  • 缺乏版本管理能力,无法追溯历史变更或进行 A/B 对比;
  • 不同环境间配置不统一,团队协作效率低,易引发一致性问题。

2)AI 应用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

  • 当前多数 AI 应用依赖人工验证或临时脚本进行测试,存在明显短板:
  • 测试过程非系统化,难以覆盖多样化的输入场景;
  • 缺少可量化的评估指标,模型输出的质量难以客观衡量;
  • 评估结果不可复现,无法支撑持续迭代与效果对比。

3)线上运行状态不可观测

AI 应用在生产环境中常表现为“黑盒”运行,带来运维难题:

  • 调用链路不透明,异常请求难以定位具体环节;
  • 缺乏细粒度的执行追踪,性能瓶颈识别困难;
  • 故障排查依赖日志堆叠分析,响应效率低,影响服务稳定性。

1.3 破局之道: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 AI 研发治理体系

要真正实现 AI Agent 的高效开发与可靠运行,必须突破“重模型、轻工程”的传统思维,转向以数据驱动、流程闭环、工具赋能为核心的现代化研发范式。解决上面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简单、易用、专业的开发框架,提升研发效率。构建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通过 调试、观测、评估一体化解决 Dev 阶段调试效率和效果问题。

Spring AI AIibaba Admin: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核心价值

为应对企业级 AI Agent 在开发与运维过程中面临的工程化挑战,我们正式推出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 一款面向生产级场景的一体化 AI Agent 应用研发治理平台。

项目地址:

github.com/spring-ai-a…

该平台深度集成配置管理、自动化评估体系与全链路可观测能力,覆盖 AI 应用从开发、调试、测试到上线、监控、优化的完整生命周期,全面支撑高效研发、质量保障与稳定运行。

平台提供四大核心能力:

1. Prompt 管理:实现 Prompt 的工程化与高效迭代

构建标准化的 Prompt 开发流程,助力 Prompt 工程师专业、高效地完成从设计到上线的全链路管理。

  • 模板管理: 支持 Prompt 模板的创建、编辑与删除,内置代码高亮与语法提示,提升编写体验。
  • 版本控制: 完整记录每次变更历史,支持版本对比与一键回滚,保障变更安全。
  • 实时调试: 提供在线调试环境,支持流式响应预览,实现“即改即测”。
  • 会话管理: 支持多轮对话模拟,还原真实交互场景,验证上下文连贯性。
  • 动态配置与热更新: 与 Nacos 配置中心无缝集成,实现 Prompt 和模型参数的动态发布与实时生效,无需重启应用即可完成配置变更,显著提升迭代敏捷性。

图片

2. 数据集管理:构建高质量、可复用的评估数据资产

为 AI 应用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支持多样化数据源与真实场景还原。

  • 细粒度管理: 支持数据项的增删改查及批量操作,便于维护大规模测试集。
  • 版本管理: 数据集支持版本快照,可追溯历史变更并快速回退。
  • 链路数据复用: 支持从 OpenTelemetry 链路中提取真实请求,自动生成测试数据集,精准复现线上问题。

图片

3. 评估器管理:建立可配置、可度量的评估体系

通过可视化方式定义评估逻辑,构建科学、一致的质量评判标准。

  • 评估器配置: 支持准确性、相关性、合规性等多种维度的规则配置,灵活组合评估策略。
  • 预置模板: 提供常用评估器模板,开箱即用,降低使用门槛。
  • 在线调试: 支持单步执行与结果预览,快速验证评估逻辑正确性。
  • 版本发布: 评估器支持版本管理与发布流程,确保生产环境一致性。
  • 结果报告: 支持多评估器结果聚合展示,提供统一视图便于横向对比与综合分析。

图片

4. 可观测性:让 AI 调用过程透明可控

深度集成 OpenTelemetry,全面追踪 AI 应用运行状态,提升可解释性与运维效率。

  • 链路追踪: 完整记录每次 AI 请求的调用链路,涵盖 Prompt 渲染、模型调用、工具执行等环节。
  • 服务概览: 提供服务级监控面板,掌握整体调用趋势与健康状态。
  • Trace 详情分析: 支持 Span 级别拆解,精准定位性能瓶颈与异常节点。
  • 错误诊断: 结合上下文日志与调用链,快速定位失败根因,缩短排障时间。

图片

典型使用场景

场景一:Prompt 工程师的高效迭代

支持 Prompt 从开发、调试到上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工程化水平。

  1. 在 Admin 平台创建和管理 Prompt 模板,实现标准化配置;
  2. 利用在线调试功能实时预览模型输出,快速完成多轮优化;
  3. 发布至 Nacos 配置中心,应用侧自动加载最新版本,实现无感更新;
  4. 通过版本对比功能量化优化效果,辅助决策上线时机。

场景二:AI 应用的质量保障

构建可度量、可重复的评估流程,保障 AI 输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 构建覆盖核心业务场景的评估数据集,确保测试全面性;
  2. 配置多样化评估器(如准确性、合规性、一致性等),明确定义质量标准;
  3. 批量运行实验并自动化执行评估任务,提升评测效率;
  4. 基于可视化报告分析结果,持续优化模型与 Prompt 策略。

场景三:线上问题的快速定位与修复

结合链路追踪与评估能力,实现问题闭环处理。

  1. 在链路追踪页面定位异常请求,查看完整执行上下文;
  2. 分析调用链路中的各环节耗时与输出,精准识别故障节点;
  3. 从真实链路数据生成测试数据集,复现问题场景;
  4. 完成优化后重新评估,验证修复效果,形成“发现问题-优化-验证”的闭环。

操作教程

1. 克隆项目

1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pring-ai-alibaba/spring-ai-alibaba-admin.git
2cd admin
3

2. 配置您的 API 密钥

根据您的模型供应商,修改 spring-ai-alibaba-admin-server/model-config.yaml 的模型配置。

  • 如果您使用 DashScope,请参照 model-config-dashscope.yaml 模版进行配置。
  • 如果您使用 DeepSeek,请参照 model-config-deepseek.yaml 模版进行配置。
  • 如果您使用 OpenAI,请参照 model-config-openai.yaml 模版进行配置。

💡 获取您的 DashScope API 密钥:访问阿里云百炼控制台获取免费 API 密钥。

bailian.console.aliyun.com/?tab=model#…

3. nacos配置(可选)

如果您需要修改 nacos 地址,请更新 spring-ai-alibaba-admin-server/src/main/resources/application.yml 文件中的配置。

1nacos:
2  server-addr: ${nacos地址}
3

4. 启动SAA Admin

在根目录下,执行启动脚本。

1sh start.sh
2

spring-ai-alibaba-admin-server 目录下启动应用程序:

1mvn spring-boot:run
2

5. 访问应用

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即可使用 SAA Admin 平台。

至此,您已经可以在平台中对 prompt 进行管理、调试、评估、可观测。如果您期望 Spring AI Alibaba Agent 应用能够集成 Nacos 以实现 prompt 加载以及动态更新,并且观测线上的运行情况,可以参照第六步配置您的 AI Agent 应用。

6. 连接您的 AI Agent 应用

在您的 Spring AI Alibaba Agent 应用中,引入如下依赖:

1<dependencies>
2    <!-- 引入spring ai alibaba agent nacos代理模块 -->
3    <dependency>
4        <groupId>com.alibaba.cloud.ai</groupId>
5        <artifactId>spring-ai-alibaba-agent-nacos</artifactId>
6        <version>{spring.ai.alibaba.version}</version>
7    </dependency>
8    <!-- 引入可观测模块 -->
9    <dependency>
10        <groupId>com.alibaba.cloud.ai</groupId>
11        <artifactId>spring-ai-alibaba-autoconfigure-arms-observation</artifactId>
12        <version>{spring.ai.alibaba.version}</version>
13    </dependency>
14    <!-- 用于实现各种 OTel 相关组件,如 Tracer、Exporter 的自动装载 -->
15    <dependency>
16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17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ctuator</artifactId>
18    </dependency>
19    <!-- 用于将 micrometer 产生的指标数据对接到 otlp 格式 -->
20    <dependency>
21        <groupId>io.micrometer</groupId>
22        <artifactId>micrometer-registry-otlp</artifactId>
23    </dependency>
24    <!-- 用于将 micrometer 底层的链路追踪 tracer 替换为 OTel tracer -->
25    <dependency>
26        <groupId>io.micrometer</groupId>
27        <artifactId>micrometer-tracing-bridge-otel</artifactId>
28    </dependency>
29    <!-- 用于将 OTel tracer 产生的 span 按照 otlp 协议进行上报 -->
30    <dependency>
31        <groupId>io.opentelemetry</groupId>
32        <artifactId>opentelemetry-exporter-otlp</artifactId>
33    </dependency>
34    <dependency>
35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ai</groupId>
36        <artifactId>spring-ai-autoconfigure-model-tool</artifactId>
37        <version>1.0.0</version>
38    </dependency>
39</dependencies>
40

指定 nacos 地址及 prompKey:

1    spring.ai.alibaba.agent.proxy.nacos.serverAddr={ 替换 nacos address, 示例:127.0.0.1:8848}
2    spring.ai.alibaba.agent.proxy.nacos.username={ 替换 nacos 用户名, 示例:nacos}
3    spring.ai.alibaba.agent.proxy.nacos.password={ 替换 nacos 密码, 示例:nacos}
4    spring.ai.alibaba.agent.proxy.nacos.promptKey={ 替换为promptKey,示例:mse-nacos-helper }
5

设置可观测参数:

1    management.otlp.tracing.export.enabled=true
2    management.tracing.sampling.probability=1.0
3    management.otlp.tracing.endpoint=http://{admin address}:4318/v1/traces
4    management.otlp.metrics.export.enabled=false
5    management.otlp.logging.export.enabled=false
6    management.opentelemetry.resource-attributes.service.name=agent-nacos-prompt-test
7    management.opentelemetry.resource-attributes.service.version=1.0
8    spring.ai.chat.client.observations.log-prompt=true
9    spring.ai.chat.observations.log-prompt=true
10    spring.ai.chat.observations.log-completion=true
11    spring.ai.image.observations.log-prompt=true
12    spring.ai.vectorstore.observations.log-query-response=true
13    spring.ai.alibaba.arms.enabled=true
14    spring.ai.alibaba.arms.tool.enabled=true
15    spring.ai.alibaba.arms.model.capture-input=true
16    spring.ai.alibaba.arms.model.capture-output=true
17

未来规划

将持续增强 AI Agent 应用的研发支持能力,重点推进三方面建设:

  • 评估体系升级: 突破当前以 Prompt 为核心的评估局限,逐步支持对 Tools、Rag 和 Agent 行为的综合评估。未来将覆盖多 Agent 协作场景的端到端效果评测,提供 Agent 间交互质量、任务协同效率等量化指标。
  • 链路追踪与分析能力增强: 深化执行过程的可观测性,支持 Agent 决策路径的可视化展示,以及工具调用链路的完整追踪与分析,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异常与优化瓶颈。
  • 智能化迭代能力构建: 引入自动化与智能化机制,支持 A/B 测试的自动执行,探索使用 AI 算法构建数据集,根据评估结果自动调优参数、生成评估标准、提供 Prompt 优化建议等能力,提升迭代效率。

Spring AI Alibaba 后续会把内核升级为 AgentScope,持续为 Java 开发者打造自动装配、开箱即用的 Agent 开发框架。同时,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将深度整合至 AgentScope Studio 中,共同构建覆盖开发、调试、评估与观测一体化 AI 应用研发平台。

Spring AI Alibaba 是一个开源项目,我们欢迎所有对 AI 和 Java 感兴趣的开发者参与共建!欢迎使用钉钉搜索群号:94405033092 加入 SAA 项目群。

点击此处,关注 Spring AI Alibaba。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开源!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是转载文章,点击查看原文


相关推荐


猿辅导Java面试真实经历与深度总结(一)
360_go_php2025/10/22

​  猿辅导Java面试 的文章,结构清晰、列出的几个核心问题,并附详细答案。文章既适合复习,也适合面试现场讲解。  ​编辑 猿辅导Java面试核心知识点解析 Java面试中,垃圾回收、锁机制以及高并发集合类是常考知识点。本文将结合实际面试题,系统讲解这些内容。 ---​编辑 一、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or, GC) 概念:   垃圾收集器负责自动管理内存,回收无用对象,避免内存泄漏和程序崩溃。Java虚拟机中,垃圾收集器主要作用于堆内存。​编辑 常见垃圾收集器: Ser


Python编程实战 · 基础入门篇 | Python的缩进与代码块
程序员爱钓鱼2025/10/20

在学习任何编程语言时,我们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代码的层次结构该怎么表示? 在 C、Java 等语言中,开发者通常用大括号 {} 来表示代码块。 但在 Python 中,一切都不同。 Python 没有大括号、没有 begin 和 end,它用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缩进,来体现代码逻辑。 这不仅是 Python 的语法规则,更是它优雅、简洁风格的核心体现。 一 为什么 Python 要用缩进 Python 的设计哲学之一是 “代码的可读性至上”。 缩进是一种强制性的格式要求,让程序结构一目了然,不


gRPC Python 详细入门教程(一)
kuan_li_lyg2025/10/19

系列文章目录 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 0.1 主要应用场景 0.2 核心优势特性 一、快速入门 1.1 先决条件 1.1.1 gRPC 1.1.2 gRPC 工具 1.2 下载示例代码 1.3 运行一个 gRPC 应用程序 1.4 更新gRPC服务 1.5 生成 gRPC 代码 1.6 更新并运行应用程序 1.6.1 更新服务器 1.6.2 更新客户端 1.6.3 运行! 二、基础教程 2.1 为何选择gRPC? 2.2 示例代码与环境配置 2.3 定


AI无人机助力生态智慧农田倒伏检测与防控,基于最新以注意力为核心的YOLOv12全系列【n/s/m/l/x】参数模型开发构建无人机航拍智慧生态农田场景下稻田作物倒伏智能化检测预警系统
Together_CZ2025/10/17

在广袤的稻田中,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然而,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大风等恶劣天气,常常给农作物带来倒伏的风险。倒伏不仅会导致产量下降,还会给后续的机械化收割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造成严重的浪费。传统的农田作业模式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而随着 AI 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传统农田作业的困境 在传统的稻田种植中,农民们依靠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来管理农田。然而,面对大面积的农田,人工巡查的方式效率低下,且难以及时发现所有倒伏区域。


【Java Xml】Apache Commons Digester3解析
Lucky_Turtle2025/10/16

文章目录 概述前期准备使用1、简单读取示例2、多个标签读取示例 细节问题addSetNext顺序 参考 概述 官网 写入查看另一篇:https://blog.csdn.net/qq_45742250/article/details/153191615 前期准备 maven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org.apache.commons/commons-digester3 --> <dependency> <gr


elasticsearch-8.12.2集群部署
peng1792025/10/15

一:下载和解压JDK安装包 下载地址: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openjdk/17/openjdk-17_linux-x64_bin.tar.gz 解压:tar -zxvf jdk-17_linux-x64_bin.tar.gz 二:配置JDK环境 编辑/etc/profile文件: vi /etc/profile    JAVA_HOME=/opt/jdk/jdk-17    PATH=$JAVA_HOME/bin:$PATH 保存后执行s


机器人控制基础:步进驱动器的选型总结
start_up_go2025/10/13

目录 一、选型核心维度:先匹配电机,再适配需求 1. 基础匹配:与步进电机参数严格兼容 2. 应用需求导向:确定驱动器性能与功能 3. 功能需求:按需选择保护与辅助功能 4. 环境适应性:匹配使用场景的物理条件 二、选型关键步骤:从参数到落地的 5 步流程 步骤 1:明确步进电机的核心参数 步骤 2:定义应用的核心需求 步骤 3:筛选驱动器的基础参数 步骤 4:验证功能与兼容性 步骤 5:预留余量,避免极限运行 三、选型注意事项:避开常见误区 四、典型场景选型示例


【k8s】基础概念+下载安装教程
_BugMan2025/10/12

目录 k8s提供的核心能力 1. 自动化运维与自愈能力 2. 服务的弹性伸缩 3. 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4. 发布与回滚 5. 配置与秘钥管理 组件 核心组件 概念组件 扩展组件 下载安装 测试 kubectl命令 k8s提供的核心能力 k8s可以理解为一个 1. 自动化运维与自愈能力 这是 K8S 最吸引人的能力之一。 自动重启:如果容器崩溃,K8S 会自动重启它。 自动替换:如果整个节点(服务器)宕机,K8S 会检测到它上面的容器失效,并在其他


对《DDD本质论》一文的解读
canonical_entropy2025/10/10

在《DDD本质论:从哲学到数学,再到工程实践的完整指南之理论篇》中,我们建立了一套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的DDD理论体系。由于原文理论密度较高、概念间关系精微,为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其思想脉络,我们设计了一项思想实验,并借助AI进行体系梳理与对比。 我们首先向AI提出以下问题: DDD领域驱动设计的概念有哪些?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果要逐一去掉这些概念,你会按照什么顺序,为什么? 换言之,如果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如何逐步推导出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 不要把任何技术看作是一个不可切分的整体,任何


tcp服务器
liuy96152025/10/9

🧩 一、总体架构思路 TCP 服务器的基本流程: 创建监听套接字 → 绑定 IP 和端口 → 监听端口 → 接受连接 → 通信收发 → 关闭连接 伪代码框架: int main() { int listen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创建TCP套接字 bind(listen_fd, …); // 绑定地址和端口 listen(listen_fd, SOMAXCONN);

首页编辑器站点地图

Copyright © 2025 聚合阅读

License: CC BY-SA 4.0